彭州市人民医院新增三个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2022-07-07 09:02:00管理员
彭州市人民医院全面启动“一一一二五”发展战略,狠抓学科建设,勇立时代潮头,凸显学科优势,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临床药学科先后跨入成都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后,7月5日,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22年成都市74个医学重点专科立项项目中,彭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肛肠科”“急诊科”又跨入了成都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先进行列。
一、倍受中老年人群关注的“心血管内科”
相对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率越高,特别需要心血管内科团队的高水平医疗技术帮助。
彭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拥有德国西门子大型C臂心血管造影机等先进医疗设备,专科团队60余人,20名医生中,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 1 人、主治医师 14人、住院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9人,先后有20多名医务人员到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及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心血管内科已开展冠状动脉内斑块旋磨技术,冠脉CTO正逆向开通技术,冠心病药物球囊治疗,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冠脉内血流分数测定(FFR),左束支区域起搏,双腔ICD,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化学消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心衰超滤脱水治疗,房颤导管消融,心腔三维内超声诊断技术以及无导线起搏、房颤左心耳封堵、冷冻消融及房颤一站式诊疗等多项介入诊疗技术;呼吸机支持技术,IABP循环辅助技术,床旁心衰超滤技术。
二、普通大众尤为关注的“肛肠科”
民间有十人九痔的说法。最近的一次全国痔病调查发现,我国人群中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其中痔疮占87%,痔疮的发病率占51%,普通人群中有一半的人患有痔疮,这个比例还是相当高的,直接影响大众人群的生活起居,肛肠科医疗团队是最好的技术保障。
彭州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于2019年12月27日病区独立之后,医护人员增至18人,其中7名医生中有2名主任医师,5名硕士研究生;科室引进了肛肠综合治疗仪、生物刺激反馈仪、高频电刀、中药熏药机、TDP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肛肠科现开展肛周常见疾病如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良性肿物等的药物及手术治疗。2021年科室门诊量达1.5万人次,手术量达1500台次,还成功举办了四川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2022年举办成都市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
三、危急重症亲属特别关注的“急诊科”
彭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是彭州市首批重点专科、彭州市急救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综合病区-EICU连贯一体化的急救体系,并形成急诊自身专业的特色与优势。科室68名医护人员,其中医师27名,含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8名,住院医师5名。
科室现有急救床位40张,其中EICU病床8张,配备有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监护除颤仪、18导心电图机、有创无创呼吸机、转运呼吸机、自动心肺复苏仪、多功能抢救床、监护型救护车等急救设备,医护团队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静脉溶栓等诊疗技术,并通过与院内多个专科开展多科协作,已建成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
近年来,医院长期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狠抓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全院职工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人才储备留人,完善招才引智工作,优化专科布局,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在重点专科建设的带动下,医院各科室协调互动、形成合力,推动各专业科室稳定、快速发展。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的成功申报是对彭州市人民医院多年来不懈发展建设的肯定。接下来,医院将通过3年建设周期,制定阶段性建设目标和年度实施规划,在建设周期内高效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推动医院工作再上新水平、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