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认知,遏制耐药” --责任与行动

2021-11-23 15:58:16管理员



2020年5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扩大了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的范围,将重点从“抗菌药物”改为范围更广、更具包容性的“抗微生物药物”,并决定从2020年起将每年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固定在11月18日至24日。今年的主题是“扩大认知,遏制耐药”。


读者朋友们肯定会比较好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抗微生物药物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消炎药物和抗微生物药物又有什么不同呢?什么是耐药呢?接下来,彭医小药师将会带领大家了解人类和微生物之间的奇妙世界。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等。我们日常生活中带有头孢、氧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字样的药物,都属于抗微生物药物。


公众经常存在使用误区,认为抗微生物药物就是我们常说的消炎药物。其实消炎药物只能控制炎症反应,对于病原微生物没有作用。抗微生物药物不能直接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或者抑制生长的作用。约90%的感冒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不宜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使用,部分细菌、病毒、真菌改变自身结构、代谢途径或者产生灭活物质,不再对药物产生治疗反应,就会出现耐药性。从而使感染更难治疗,加重感染性疾病的死亡风险。开发一种新的抗微生物药物需要10年,通常花费5-10亿美元,但是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需要2年的时间,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制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所以,遏制耐药菌的产生,势在必行,人人有责。

那么,耐药性逐渐增加,是否贵的抗微生物药物就比便宜的好,新的抗微生物药物就比老的好?

其实不然,每种抗微生物药物都有自身的特性,可以杀灭的细菌和真菌种类不同。不同的感染性疾病,需要选择的抗微生物药物也不同。建议患者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之前,咨询专业的医务人员。

抗微生物药物不仅用于人体,还可以用于畜牧业疾病的防治。科学规范使用兽用抗菌药物,对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证动物性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粮食及农业、动物业也十分重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问题。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减少耐药性呢?

1、不滥用抗微生物药物,及时寻求医疗建议,明确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下,合理选择抗微生物药物。


2、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良好的手卫生,有利于预防微生物感染,限制感染的传播。

3、遵医嘱使用正确的抗微生物药物,并且足量足疗程的使用,避免细菌耐药。

4、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儿童或者老年人,建议定期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