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2020-06-16 00:00:00彭州市人民医院

什么是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 (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第一代毒品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最早出现的第一代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等“传统毒品”。这类毒品主要通过罂粟等植物提取、加工而成,对人类危害最为久远,也最早列入管制。

全球涉及海洛因制造、走私、滥用的毒品犯罪案件高居首位,海洛因被联合国认定为一级管制毒品,也是中国监控、查禁的最主要毒品之一。

第二代毒品

“冰毒”是第二代毒品,也称为“新型毒品”。新型毒品主要指冰毒、摇头丸、K粉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合成毒品,它的滥用多发生在娱乐场所,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

其新型毒品“娱乐性”的假象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其“毒”的本质,这也是新型毒品蔓延的重要原因。

第三代毒品

第三代毒品指吸食的毒品,主要是“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实验室毒品”。它们往往伪装成奶茶、跳跳糖、咖啡、饮料、饼干等物品。由于包装与正常商品没有区别,极易让人在不知情时误服误用。在此,要提醒大家提高对毒品的认识,在一些人群复杂的场所,陌生人给的、脱离过自己视线的食物和水,都不要入口。误食后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头晕,要尽快离开现场或报警求助。

毒品的危害?

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毁灭自己:长期滥用会损伤吸毒者大脑、胃肠道系统等,引发各类疾病,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还会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加速各种经血液、经性途径疾病传播等。

破坏家庭:吸毒不仅摧残了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还破坏着他们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危害社会:吸毒还会带来违法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

吸毒与艾滋病感染的关系?

吸毒与艾滋病感染有着剪不断的关联。

毒品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滥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成瘾者多数通过肌肉或皮下静脉注射毒品,常聚集在一起共用针具,易经血液传播艾滋病。

新型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等)滥用以后会增强性欲,人体在毒性作用下处于极度兴奋、纵欲和放松状态,自我约束力下降,减弱性克制力并导致精神恍惚,导致多性伴、不戴安全套等危险性行为发生,因此会增加服药者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吸食毒品还会使吸毒者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促进艾滋病病情发展。

对吸毒人群预防艾滋病有何建议?

坚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有效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发生过无套性行为的人群,特别是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建议主动接受艾滋病检测。

如果一时不能戒毒,要避免静脉注射毒品,更不能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海洛因吸毒成瘾者应在正规医疗机构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即常说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通过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减轻对海洛因的依赖,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