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点赞·成都基层特色专科服务优秀案例 | 毫厘之间见真章 匠心仁术续写“手足情深”!

2025-06-24 17:38:00管理员

近日,由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西社区报主办的“2025党建引领成都基层卫生创新发展经验交流分享会暨《健康成都》周刊上线仪式”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举行,现场发布了“群众点赞·卫生健康事业优秀案例”。彭州市人民医院《毫厘之间见真章 匠心仁术续写“手足情深”》获“成都基层特色专科服务优秀案例”。


毫厘之间见真章

匠心仁术续写“手足情深”

在彭州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微雕艺术家",他们以显微镜为眼,以缝合针为笔,在细如发丝的血管与神经上"精雕细琢",让离断的手指重获新生,让残缺的肢体恢复功能,他们就是手足显微外科的医护团队。他们用毫米级的精准技术,填补了彭州地区多项医疗空白,为患者托起了重获健康的希望。


技术突破:

在0.5毫米的极限上创造奇迹

走进彭州市人民医院显微外科手术室,无影灯下总能看到医护人员全神贯注的身影。在这里,直径仅0.5毫米的儿童血管吻合术已成为常规操作,一根断裂的血管只需5-10分钟就能完美缝合。科室负责人吴明伟副主任医师介绍,断指再植手术最考验医生的"绣花功夫"。2023年,团队成功为一名6岁女童实施了手指血管吻合术,在细如发丝的血管上完成了高难度的任务。目前,科室年均完成血管吻合手术超200例,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技术实力已达省内先进水平。


创新引领:

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跨越

面对传统技术瓶颈,科室勇于创新突破。吴明伟团队在原断指原位再植的基础上,改良手术方式,攻克了断指原位再植术后坏死率高的难题,将再植存活率从50%提升至98%。这项创新技术让众多濒临截指的患者重获希望。此外,科室还率先开展"带蒂筋膜瓣移植"修复术、"改良肌腱缝合术"等多项微创技术,形成了以"精准、微创、快速康复"为特色的技术体系。这些创新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更大大缩短了康复周期。


人文关怀:

24小时守候的生命防线

“保住肢体只是治疗的起点,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才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最终目标。”这是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秉持的共同信念。科室建立了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全力确保患者在“黄金6小时”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康复方案,助力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此外,科室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定期举办手足外伤预防科普活动。医护人员走进社区、学校,向大众普及手足外伤急救知识,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在临床工作中,团队凭借卓越的医疗水平和良好的口碑,吸引了众多外地患者慕名前来就医。其中,有一位来自中印边界地区的藏族同胞,因断指且伤后时间长达20多小时后来医院就诊,科室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评估,并迅速安排急诊手术。经过系统的治疗,患者的断指不仅成功存活,还恢复了相应功能。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现了科室精湛的医术和医者仁心。

从显微镜下的毫厘之争,到患者脸上的灿烂笑容;从技术空白的艰难开拓,到特色专科的茁壮成长。彭州市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匠人,以匠心雕琢每一份希望。他们在毫厘之间追求极致,于细微之处彰显大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填补了一项又一项技术空白。展望未来,这支充满活力与担当的团队,将继续秉持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并重的理念,如熠熠星辰照亮患者前行的路,为更多患者托起健康的希望,让这一“小专科”持续释放“大能量”,在守护生命的征程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